第一次去北京是因(yīn )为《三重门》这本书的一些出()版前(qián )的事宜,此时觉得北京什么都()不好,风沙满天,建筑土气,如果不说这()是北京还没(méi )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。我觉得当时住的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宾馆,居然超过()十(shí )一点钟要关门,幸好北京的景色()也(yě )留不住我逛到半夜,所以早早躲()在里面看电视,看了一个礼拜电视回去了,觉得上(shàng )海什么()都好,至少不会一个饺子比馒头还大()。 在(zài )做中央台一个叫《对话》的节目的()(de )时候,他们请了两个,听名字像两兄弟,说话的路数是这样的:一个开口就是——这个问题在×()×学上叫做××××,另外一个一开()口就是——这样的问题在国外是(shì() )××××××,基本上每个说话没(méi )有半个钟头打不住,并()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(huà )多的趋()势。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(le )的节目请()了很多权威,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目,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(zài )不知道我书皮颜色()的情况下大谈我(wǒ )的文学水平,被指()出后露出无耻模样。 而这样的(de )环境最()适合培养诗人。很多中文系(xì )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,没有()前途,还是写诗比(bǐ )较符合国情,于是()在校刊上出现很(hěn )多让人昏厥的诗()歌,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为美谈,诗的具体内容是: 孩子是一个很(hěn )容易对看起来好像知道很()多东西的(de )人产生崇拜心理的人,可是()能当教师的至少已经(jīng )是成年人了(),相对于小学的一班处(chù )男来说,哪怕是一个流氓,都能让这()班处男肃然(rán )起敬。所以首先,小学的()教师水平(píng )往往是比较低的。教师本()来就是一个由低能力学校培训出来的人,像我上学的时候(hòu ),周围只有成绩实在不行,而且完(wá()n )全没有什么特长,又不想去当兵,但考()大专又嫌(xián )难听的人才选择了师范(),而在师范(fàn )里培养出一点真本事,或者又很漂亮,或者学习()(xí )优异的人都不会选择出来做老师(),所以在师范里又只有成绩实在不行(),而且完全没有特长,又不想去当兵,嫌失业太(tài )难听的人选择了做教师。所以可想(xiǎng )教师的本事()能有多大。 如果在内地,这个问题的(de )回()答会超过一千字,那些连自己的(de )车的()驱动方式都不知道的记者编辑肯定会分车的(de )驱动方式和()油门深浅的控制和车身(shēn )重量转移()等等回答到自己都忘记了(le )问题是什()么。 我喜欢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赛(sài )车这个东西快就()是快,慢就是慢,不像所谓的文艺圈,说()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样,所(suǒ )以不分好()坏。其实文学这个东西好(hǎo )坏一看就()能知道,我认识的一些人遣词造句都还(hái )停留在未成年人()阶段,愣说是一种(zhǒng )风格也没有办法()。 我说:搞不出来(lái ),我的驾照都还扣()在里面呢。
已完结
正片
已完结
正片
已完结